欢迎访问中国建设科技有限公司人才培训中心!

您的位置: 首页 > 业内新闻

关于“城市保护与更新”,我们的最新学术研究有哪些?
教务部 2021-09-22

    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是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作出的重要决策部署,是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的重大工程项目。新时代的城市更新不仅是对城市物质空间的调整重构,更是对城市各系统及资源的优化协调,是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城市更新,是实现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小编为大家汇总了本刊2019年至今,“保护与更新”栏目下的文章,让我们来重温一下吧~

袁定欢  黄小琦  鲍海君  林文亿,《深圳市城中村改造政策主题及演变过程分析——基于2009-2019年政策文本分析》,《城市规划》2021年第2期
本文以2009-2019年间深圳市城中村改造政策为研究对象,利用主题分析法进行研究,以提取名词类词语作为政策内容分析的依据,将改造政策分为两个主题主类目和8个主题子类目;以提取动词类词语作为政策文本性质分类的依据,将改造政策分为鼓励类政策、引导类政策和强制类政策。通过分析政策性质演变过程发现,三类政策的结构逐渐合理,反映了深圳市城中村改造政策逐步完善的过程。通过分析主题内容演变过程,将其归纳为改造方法突破阶段和改造创新引导阶段。根据研究结论提出进一步完善改造政策的政策建议。
 
东昆鹏  刘鸿琳  徐建刚  李昊,《社区营造视域下的内城街区活力再生途径——以西安回坊为例》,《城市规划》2021年第2期
本文以西安回坊作为内城街区的典型代表,通过引入社区营造理论的多元视角,归纳西安回坊活力在"人、文、地、产、景"五方面的具象特征,探析了内城街区活力旁落的原因和社区营造激发活力再生的途径。
 
杨辰  辛蕾  田丰,《基于社会网络理论的社区更新评估——以上海宝山区顾村大居为例》,《城市规划》2021年第2期
本文运用社会网络理论和分析方法(SNA),对上海顾村大居的公服设施和居民行为两种网络进行了分析和对比。从网络结构、中心度、派系3个方面详细考察了设施布局与居民行为之间的关系,重点从“弱连接”的角度,对现有公服设施的更新进行了量化评估,揭示了设施点的空间属性(位置、规模、功能业态)在促进或阻碍居民交往方面的作用机制,为提升大居居民的定居意愿提供了的理论依据和规划引导。

孙世界  熊恩锐,《 空间生产视角下旧城文化空间更新过程与机制——以南京大行宫地区为例 》,《城市规划》2021年第8期

本文总结了南京大行宫地区文化空间更新过程的3个阶段,对应着3次空间分配过程,包括选址阶段的政策性分配、开发阶段的资本性分配、运营阶段的消费性分配。探讨旧城文化空间再生的机制,包括需求驱动机制、利益分配机制和资本增殖机制。旧城公共服务设施的更新应该由政府主导,公共利益是主要的更新目标,而专业群体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目前我国旧城更新目标多元化,更新过程复杂化,空间类型多样化,旧城空间再生的重点应放在利益评估、资本整合和公共参与的体制完善上。


阳建强  陈月,《1949-2019年中国城市更新的发展与回顾》,《城市规划》2020年第2期

本文根据我国城镇化进程和城市建设宏观政策变化,将中国城市更新分为相应的4个重要发展阶段。并且,对每一个阶段城市更新的政策背景、代表性案例、更新思想、学术活动以及更新制度建设进行总结分析,归纳中国城市更新的阶段性特征。最后,在历史演化与经验总结的基础上,提出中国城市更新应倡导多元价值观、多元更新模式、多学科交叉与合作、多元主体参与和共同治理的方向转型。未来,建设科学化、系统化和制度化的城市更新体系,将成为规划工作的重点内容。

 

黄伟欣,《历史城区不可移动文物消失过程研究——以1978-2014年长沙历史城区不可移动文物消失过程为例》,《城市规划》2020年第2期

本文以长沙历史城区不可移动文物作为研究对象,梳理了改革开放以来长沙不可移动文物保护的发展历程,同时归纳出在此背景下,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长沙不可移动文物消失的阶段性特征与成因,进而指出长沙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制度本身缺乏约束力与前瞻性的问题,同时提出应抓住目前城市发展方式转向的时间节点,丰富城市设计方法,将不可移动文物保护真正融入到城市功能转型之中。

 

邓智团  陈玉娇,《创新街区的场所营造研究》,《城市规划》2020年第4期

本文基于创新街区的实践和文献的综合分析,发现创新街区在场所的环境、结构、功能、氛围和意象等场所营造领域具有广泛的共同性,据此提出创新街区场所营造的"iFACE"概念化分析模型,并以全球典型创新街区案例为对象进行归纳,总结出创新街区提升吸引力和激发创新活力的场所营造举措,为"国家双创"和"城市修补"背景下我国城市的创新发展提供参考借鉴。

 

曾鹏  李晋轩,《存量工业用地更新与政策演进的时空响应研究——以天津市中心城区为例》,《城市规划》2020年第4期

本文以天津市中心城区为例,探讨了存量工业用地的空间更新与政策演进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首先,通过全途径调研构建空间更新数据库,对1995年以来存量工业用地的时空演变历程进行量化描述;其次,梳理1979年以来的相关城市政策,并对政策变迁的规律进行测度指标评价与分析;最后,通过比较研究,证实存量工业用地更新的进程受到政策演进的阶段性影响,而政策产生影响的反馈速度则受制于政策自身"引导型"或"规制型"的内在特性。

 

郭炎  袁奇峰  谭诗敏  项振海,《农村工业化地区的城市更新:从破碎到整合——以佛山市南海区为例》,《城市规划》2020年第4期

本文以"问题-对策"为分析框架,以佛山市南海区为例,从广度层面揭示出三类空间破碎及其对改造的约束机理和现有改造的整合特征,并通过深度的案例比较探究空间整合的关键所在。研究发现:物质和权属的空间破碎是该类地区的典型特征,改造又衍生出政策空间破碎;破碎增加交易成本,阻碍用地整合;现实中的整合改造是少数;在市场资本的驱动下,政府推动整合的效果显著。以"交易中间人"的角色统筹改造彰显出政府降低交易成本以协同市场的职能回归。

 

张星  何依  邓巍,《城边型历史文化名村保护与发展的多模式研究——以宁波市镇海区憩桥村为例》,《城市规划》2020年第4期

本文以憩桥村为例,通过对"村"的价值的判断,探讨了城边型历史文化名村的整体保护方法;通过对"城"的条件分析,适应性调试保护发展模式,试图为城边型历史文化名村的保护发展提供弹性多样的路径选择。

 

周广坤  林轶南,《黄浦江两岸地区公共空间综合评价体系研究》,《城市规划》2020年第5期

本文选取黄浦江两岸地区11处文化活力型公共空间项目,与纽约滨水区域两处公共空间项目一同开展综合评价,采用多源数据支持的评价技术方法,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以滨水公共空间的功能效用和建设品质为评价内容,以城市精细化治理为价值导向,全方位把握黄浦江两岸地区公共空间建设成效,并与国际一流水岸的公共空间进行横向对比。通过量化评价和分析提出针对性的改造对策和建议,为更好地推进黄浦江两岸地区公共空间更新提供技术支撑。

 

赵旭  张文佳  阴劼,《居民自建:规划之外的地方实践与地方智慧——以陕西省汉阴老城的更新与发展为例》,《城市规划》2020年第5期

本文关注了1980年代以来汉阴县老城区的城镇居民自建现象。研究发现,(1)四邻同意、联合建房、后退红线"零"收费是在地方实践过程中形成的规划之外的地方性政策。(2)相邻关系的法律解释是规划之外政策合理化的法律依据。(3)政府对规划制度的选择性使用、与居民实现合作,体现了"地方智慧",以较低成本完成了城市更新。

 

韩文超  吕传廷  周春山,《从政府主导到多元合作——1973年以来台北市城市更新机制演变》,《城市规划》2020年第5期

本文应用"城市政体"理论,对1973年以来台北市城市更新过程中政府、市场和社会三者动态博弈格局以及由此引起更新策略、法令及实施等方面的变化进行了分析。认为在不同的政治经济背景下政府力量、市场力量和社会力量逐步进入城市更新领域,形成了不同类型的"城市更新政体",可分为"管制型"、"增长型"和"服务型"3个阶段。

 

张杨  何依,《历史文化名城的研究进程、特点及趋势——基于CiteSpace的数据可视化分析》,《城市规划》2020年第6期

本文首先对近40年来历史文化名城的研究进程进行分析,运用CiteSpace提取每个时间切片中具有代表性的关键词,得出3个研究阶段。进而对名城研究特征进行疏理,从中发现国家层面的形势、政策对名城研究具有强有力的牵引作用,推进了名城制度的不断完善,实现了"整体保护—街区保护—整体保护"的理论回归,推动了我国城乡文化遗产保护体系的持续建设。最后对新阶段的名城研究进行了3点展望。

 

卓想  高黄根  岳波,《5C战略背景下古城边缘区保护与发展探索——以深圳市大鹏所城文化创意园区为例》,《城市规划》2020年第6期

本文以深圳市大鹏所城文化创意园区为例,基于5C战略背景,凝聚可信度,挖掘文化内涵;明确保护区域,确立更新方式及改造节点;强化能力建设,完善业态升级;衔接旅游宣传,打造特色品牌;并结合社区营造,重塑人文景观,营造多样的生活场所,以期为我国古城边缘区保护与发展做出探索性实践。

 

司南  阴劼  朱永,《城中村更新改造进程中地方政府角色的变化——以深圳市为例》,《城市规划》2020年第6期

本文从政府角色演变的视角出发,讨论城中村更新中地方政府、开发商、村民与社会公众之间角色关系的发展过程。研究在对3个深圳城中村更新案例的对比分析后发现,政府的角色变化会直接影响城中村的更新改造。在改造的过程中,地方政府始终具有决策权,并表现出从全面主导向幕后引导、再到主动控制的角色演变特征。当地方政府回归到主动控制城中村更新的角色后,国有企业成为了实现更新收益公平分配的关键。

 

郭旭 严雅琦 田莉,《产权重构、土地租金与珠三角存量建设用地再开发——一个理论分析框架与实证》,《城市规划》2020年第6期

本文为分析珠三角不同类型的存量用地再开发提供了一个统一的分析框架。实证研究以珠三角S区的城乡更新实践为案例,分析其土地租金博弈及其再开发背后的制度设计逻辑。

 

覃巧华  肖大威  骆明楠  陶金,《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传统村落图景分类研究》,《城市规划》2020年第7期

本文基于卷积神经网络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大量传统村落现状图自动识别归类的方法。该方法利用自建的一个样本分布均衡的传统村落数据库来提取村落肌理、地形地貌、建筑形态结构、表皮材质等传统村落特征,把全国传统村落图景以省份为界分为若干类,旨在为规划师、建筑师、城乡建设者等提供一个可以参考的大样本村落现状素材库,也为中国传统村落数字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和后续研究提供素材和定量支撑。

 

陈铭  张佩,《从外部引入到内部融合——传统特色街区的社区营造与商住矛盾研究》,《城市规划》2020年第7期

本文从研究传统特色街区的社区营造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入手,发现引入外来经营活动在改善街区环境和活化街区生活的同时,也带来了难以避免的商住矛盾。通过相关研究文献和实践案例分析,结合武汉户部巷传统特色街区开展的社区规划试点工作,提出"以分求合"的规划思路:采取以"空间分离"为核心的环境整治策略、以"利益分享"为核心的社区治理策略,实现传统特色街区从外部引入到内部融合。

 

莫洲瑾  曲劼  陈黎萍,《小城镇有机更新的“枫桥经验”——源于基层社会治理的城镇更新机制探索》,《城市规划》2020年第8期

本文以枫桥古镇更新实践为例,探究"枫桥经验"作为基层社会治理思想的发展历程、核心价值、方法论等层面的问题,总结其在与时俱进的创新观念、公众参与的组织机制、服务民生的规划目标、轻微治愈的技术特点、自下而上的角色转换等方面对小城镇更新的重要启示。并具体探讨在操作层面将社会基层治理思想与小城镇更新实践相融合,构建多元决策、公众互动、多维技术与乡愁情感并重的实践机制,为浙江乃至全国的小城镇更新工作提供创新思路。

 

张慧  蔡佳祺  肖少英  刘晶晶  岳小超,《太行山区传统村落时空分布及演变特征研究》,《城市规划》2020年第8期

本文以太行山区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675个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在对其地理属性、村落成因、成村朝代等基础数据分类统计基础上,构建地理信息系统(GIS)数据库,并借助GIS的最邻近指数法、核密度估算法等方法,对太行山区传统村落的时空分布及其演变特征进行研究。

 

李杨  宋聚生,《多元治理视角下的存量规划效用研究——以深圳市湖贝旧村更新改造为例》,《城市规划》2020年第9期

文章以湖贝旧村更新改造项目为研究对象,从空间制度逻辑、项目实施机制两个层面考察深圳市存量规划技术体系的运行效用。研究认为:存量规划是关于土地从资产到资本的空间系统工程技术,其效用体现为面向开放市场的城市化空间生产组织效率。为完成从空间建构到空间治理的技术转型,存量规划需要从规划内容、规划目标、技术路径等方面开展系统性的制度改良。


孙亮  何依,《从规范到精准:基于特色的名村保护研究——以宁波市为例》,《城市规划》2019年第2期
本文以宁波市为例,根据殷湾村依山傍水的有机发展形态,提出地缘环境特色的"整体式"精准保护;走马塘村"社会—空间"的耦合关系,提出宗族结构特色的"院落式"精准保护;栖霞坑村于古道中的线性空间序列,提出外部职能特色的"线路式"精准保护。其中,精准保护不存在一概而论的通用方法,必须深入分析名村的演化逻辑及空间特色,真正做到因地制宜的规划设计。
 
池方爱  李高梅  管斌君,《浙江传统村落之聆赏艺术初探——以斯宅村为例探析其“传统村落声景观”及村落保护策略》,《城市规划》2019年第2期
本文为研究浙江斯宅村的“传统村落声景观,对其进行调研与分析。利用文献查阅、问卷调查、数据测量等研究方法,解读斯宅村“传统村落声景观的特点。从自然声景观、生活声景观、历史文化声景观,以及联想声景观等切入点出发,得出:此地的“村落声景观优美悦耳,能为人们带来情感享受和精神愉悦。以"传统村落声景观"为指导,制定的村落保护策略具备可行性,亦为村落保护提供新的方向。此外,探索"传统村落声景观"还可为声学研究引入生活、社会、文化等新的视点。
 
姚亦锋,《东吴之前南京古城起源的地理过程》,《城市规划》2019年第2期
本文探讨外部表层观察到深层本质分析, 提出3个层次的研究:第一, 观察地理区域内城镇现象分布的变迁过程;第二,分析区域整体地貌格局和城市空间结构,这是超出城市建设区范围的多尺度空间;第三,研究其景观形成和变迁的基本内在动力机制,这是多元视角的,而且是抽象深刻的。
 
张志超  付凯  牟毫,《历史传承下的“城”“陵”视线关系量化研究——以陕西省咸阳市乾县为例》,《城市规划》2019年第2期
本文以视线关系作为"城"、"陵"关系的切入点,通过对各时期县城空间格局的恢复模拟,运用GIS空间分析技术构建"城""陵"视线关系,并通过县城空间形态单元的划分与构建,借助视觉景观及形态类型学理论探讨不同时期城市空间格局中特定点视线与城市格局间的关系,并探讨其在旧城更新规划体系中的应用。
 
魏立华  许永成  丛艳国,《隐藏于“地方建构”理念下的空间生产的过程与手段——以成都市旧城CBD(东华门遗址公园)的再开发为例》,《城市规划》2019年第3期
本文以成都市旧城CBD的东华门遗址公园(及其周边地区)的再开发为研究对象,从新马克思主义的空间生产视角解析《成都市东华门遗址公园概念规划》的内核,发现在"东华门遗址—东华门遗址公园—CBD中央公园"的概念转化过程中,空间生产被隐藏在"地方建构"的话语之下,并藉由"概念的模糊、话语的垄断、城市意象的分化、历史文化的符号化"等手段,仍继续强化着原旧城CBD谋求土地财政的城市更新的诉求,并未因天府新城CBD的规划建设而切实转向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地方特色的营造。
 
关于 阳建强,《城市中心区功能要素的构成、关联与分布——基于资本循环的演替分析》,《城市规划》2019年第4期
本文首先分析总结了中心区功能要素的基本构成及资本循环的影响。其次从产业、交通、空间等方面对中心区要素关联进行了分析和解释,研究了在不同发展阶段中心区规模提升、类别优化、关联方式优化以及构成多元化对优化中心区功能关联和增强中心区吸引力的作用;最后提出功能分区是功能关联的空间体现,对工业化早期的功能混合、中期显现的功能分区、后期不同类型产业的分工协作以及后工业化时期出现的功能多元化与相对混合等特征进行了总结。
 
吴晓  王凌瑾  强欢欢  宁昱西,《大运河(江苏段)古镇的历史演化综论——以江苏历史文化名镇为例》,《城市规划》2019年第4期
本文聚焦于大运河(江苏段)沿线的历史文化名镇,通过实地踏勘、历史考据、空间图解等方法,重点梳理和揭示其演化主线、阶段划分、特征规律和动因机制,为古镇价值特色的进一步发掘提供依据。
 
姚秀利,《行动导向的棚户区改造规划编制方法探讨——以南京江北新区为例》,《城市规划》2019年第5期
本文在分析棚户区改造主要难点基础上,认为传统清单式的棚户区改造计划已经无法适应新的棚户区改造要求,需要探索兼具理性价值、统筹能力与可操作性的棚户区改造规划新范式。结合《南京江北新区棚户区改造行动规划》的实践,提出了棚户区改造规划编制需要解决的4项关键任务,以及需要贯穿编制过程的3条技术逻辑线。
 
陈蔚镇  阮仪三,《广州南海神庙地区更新规划研究中的价值思辨》,《城市规划》2019年第6期
本文以广州三旧改造政策背景下的南海神庙地区更新为案例,分析了以土地作为核心资源的开发模式及其潜藏的问题,探讨地区可能整合的资源及其价值取向,从"土地的城镇化"与"人的城镇化"价值差异的角度提出地区更新值得思考的议题。
 
吴淑凤,《迁入者与创意街区的社会建构——基于一种绅士化的视角》,《城市规划》2019年第6期
本文提出应该引入并拓展城市绅士化概念,研究创意时代城市空间转换背后的社会建构过程。国内城市研究中有关城市绅士化的专门性文献为数不多,且存在工具性取向,直接将城市绅士化对应于旧城改造等现实城市发展问题,强调经济增长与城市管理的价值。本文将从城市社会学视角指出城市绅士化蕴含的社会价值与文化意义,以及由其引发的地方性与文化价值认同问题。
 
章征涛  刘勇,《城中村改造中的“增长联盟”研究——以珠海市山场村为例》2019年第7期
本文分析了我国城中村改造中参与主体的联盟、组织和作用机制等问题,指出当前我国城中村改造与城市更新的地方政治结构不同,解释城市更新的"增长联盟"框架不能直接套用到城中村改造中去。以珠海市山场村改造为例,实证了上述研究发现,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了原有的"增长联盟"理论。
 
于晓磊  廖汝雪,《长三角城市群近代工业化进程研究》2019年第7期
本文探索了近代长三角城市群工业化进程中内部空间组织特征、演变趋势和发展模式。在研究方法上以近代工业遗产建筑元素传播为视角,通过文化因素分析法对长三角地区近代工业建筑遗产进行解构,研究该元素出现的来龙去脉以及在长三角地区不同城市工业建筑中的演变过程,以辅助证明长三角城市群近代工业发展模式。
 
栾晓帆  陶然,《超越“反公地困局”——城市更新中的机制设计与规划应对》2019年第10期
本文引入"反公地困局"的概念及相关理论对目前城中村改造的困境进行分析,将其归纳为民间频发性"钉子户"导致的"漫天要价类反公地困局",以及政府常态性"多机构管制"所带来的"九龙治水类反公地困局";并提出未来需要通过两步博弈的机制设计来重设拆迁谈判机制,有效遏制"钉子户困局",同时通过"放权简政"式的规划体制创新来全面破解"多机构管制困局"。

戚冬瑾  周剑云  赵睿,《横断面规划思想在城市更新中的应用——以广州新中轴南段城市更新方案为例》2019年第10期
本文分析传统规划方法在城市更新中所面临的困境。应用横断面规划的方法分析广州新中轴南段城市更新地区的形态特征,拟定各分区的发展愿景和规划策略。城市设计方案通过控制性规划定义为7种形态区划类型,编制形态条例作为城市更新的指引。强调横断面规划以形态分区为基础,提供了从现状形态分析到规划愿景设计再到形态条例的连贯性工作方法,把城市(社区)发展愿景转译为强制性的形态条例关键是要形成社会共识,该方法可适用于城市更新或“微改造
 
叶怡君  张一兵,《城市中心区毗邻隔离住区整合与更新研究——基于有机更新理论》2019年第10期
本文归纳了毗邻隔离住区的研究现状,从不同主体角度分析了城市中心区毗邻隔离住区产生的原因,总结了其特征及影响。在此基础上引入了有机更新理论并剖析该理论与毗邻隔离住区的内在联系,从空间环境、社会结构和公共服务三个方面探索出切实可行的整合更新策略,以促进城市居住空间健康发展。
 
钱锋  张辉,《上海市风貌保护街坊精细化服务化管理探索——以徐汇区风貌保护街坊保护要素综合评估为例》2019年第10期
本文梳理厘清了风貌保护街坊的概念,提出风貌保护街坊既是历史环境,也是行政管理的特定空间单元,应与历史文化风貌区具有相同的法定地位;分析了第一批119个风貌保护街坊的整体特征;以徐汇区3个风貌保护街坊的保护要素评估为案例,总结了其精细化和服务化管理的特点。
 
林坚  叶子君,《绿色城市更新:新时代城市发展的重要方向》2019年第11期
本文通过发现绿色城市更新的时代价值,分析我国绿色城市更新在“点、“线、“面上的既往探索及现实挑战,结合绿色城市更新的国际动向,提出"十四五"时期有关绿色城市更新的若干建议。包括:(1)绿色城市更新规划先行;(2)建设绿色基础设施网络;(3)探索绿色零碳社区更新;(4)创新绿色城市更新机制,探索增存挂钩“绿色折抵、绿色全生命周期管理等新路径。
 
丁寿颐,《“租差”理论视角的城市更新制度——以广州为例》2019年第12期
本文以广州为例,归纳为对"租差"的政企垄断、政府抑制、业主共享和多方平衡四个阶段。揭示了不同外部规制条件下“租差实现路径,认为在工业文明和资本逻辑下,城市更新困境在于资本流向与政策目标的错位。最后结合生态文明内涵,提出可通过细化产权束、授予开发权、构建共同体等措施,引导资本服务人民。 
 
黄军林,《产权激励——面向城市空间资源再配置的空间治理创新》2019年第12期
本文通过探索规划治理理念、方法变革,优化规划工具、调整规划作用方式,以此实现对原产权结构的重新组合,改变城市空间资源的产权结构,或对产权规模进行重新划分,改变城市空间资源的产权形态,实现降低交易成本和增加收益的“产权激励”目标,从而激励空间资源市场交易行为,激励政府、资本市场及产权人公平公正、高效、主动地参与新一轮城市空间资源再配置过程。综上所述,通过探索基于产权激励的规划与治理创新,为生态文明发展新时代提升空间治理能力提供一个可选路径,进而引发了本文的研究与讨论。
 
芮光晔,《基于行动者的社区参与式规划“转译”模式探讨——以广州市泮塘五约微改造为例》2019年第12期
本文从行动者的角度,探讨社区参与中的核心要素与关键环节。首先,研究借鉴行动者网络理论中的"转译"概念,提出"参与式转译"的分析框架与研究假设;其次,以广州市泮塘五约微改造作为案例,通过分析参与式规划过程中各行动者之间的转译过程,论证及修正研究假设;最后,提出社区参与式规划的解释模型,即在参与中以建构"共识枢纽"为核心要素,以"问题界定、权力责任共享、征召、动员及异议"为关键环节,以"螺旋循环"模式推进发展的参与式转译。
 
傅舒兰  游奕辉,《历史城市中心区“人口疏解”问题刍议——考察山西大同的建设实践》2019年第12期
本文针对历史城市中心区"人口疏解"的问题,选取典型案例山西大同,对其2008年以来开展的一系列规划建设实践进行了考察。在客观对比实践开展总体思路的基础上,逐层对大同历史城市中心区的功能空间调整、城区范围内人口迁移的特征展开分析,并将关键影响因素聚焦到各类公共设施(尤其是教育类设施)的外迁及其空间布局上。通过进一步剖析其内在逻辑,比较分析大同实践的创新与问题,文末提出两点总结性建议。

来源:公众号 城市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