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建设科技有限公司人才培训中心!

您的位置: 首页 > 业内新闻

王学锋:在乡村建设中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
教务部 2023-03-09


编者按:春暖花开时节,全国两会来了!作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2023尤为关键,万众期盼,举世瞩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杂志社一如既往提前谋划、系统规划,围绕全国两会热点和住房城乡建设事业重点工作,推出集杂志、网站、微信、微博、学习强国、矩阵号、视频号等全媒体、融媒体报道系列产品线,及时为广大读者推送与住建领域密切相关的两会信息,第一时间连线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传递“住建好声音”,敬请关注点赞转发!

全国人大代表

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副厅长 王学锋


作为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和农业大国,我国的乡村历史文化遗产数量庞大、类型丰富。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持续加大乡村重要文化和自然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力度。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国家有关部门指导各地开展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身为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副厅长王学锋十分重视乡村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工作,她在调研中发现,当前乡村地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还存在不少共性问题:


一是地方党委政府重视程度不够。与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相比,各级党委政府对乡村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重视不够,大量有价值的乡村历史文化遗产由于缺乏重视和投入,面临破败、废弃甚至存在消亡风险。


二是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体系不全。乡村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主要针对宗祠、古宅、庙宇等,对其他与农民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有形历史文化遗产、特别是未达到文物认定标准但具有一定价值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关注度不够。大量承载中华千年产业发展历史进程及地域文化特色的产业遗产被拆除、毁弃。


三是社会各界的价值认知不足。社会各界、主流媒体一般对城市历史文化遗产关注度较高,对乡村历史文化遗产认知度不够,不少农民群众对身边的历史文化遗产价值认识度也不足,缺乏保护积极性和主动性。


乡村历史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不仅与“乡愁”密不可分,也和乡村建设、产业振兴息息相关。3月7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杂志社获悉,王学锋今年专门带来了《关于在乡村建设中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建议》:


一、制定《乡村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发展条例》,为乡村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奠定法治基础。通过立法,明确乡村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内容和范围;建立健全乡村历史文化遗产的价值评估、等级认定及其保护机制,例如对遗产分布密集的乡村地区,规定集体建设用地上市交易前须先进行遗产影响评估;制定乡村历史文化遗产的分等级保护及其活化利用的基本要求和路径;建构乡村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发展的全民(专业人士、社会群体、村民等)参与模式;明确乡村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发展进程中的监管责任主体和资金支持渠道等。


二、组织开展全国乡村历史文化遗产资源普查,分层级编制保护规划。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不同层面的(全国、地区、省、市等)乡村文化遗产资源调查,针对不同行政层级和空间尺度范围、不同亚文化区域、不同产业类型主题等分别制定相应的保护规划。规划应突出遗产在乡村社会、经济、环境等层面的全面可持续性,形成空间和要素全覆盖的全国乡村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广泛开展社会宣传,唤醒全民保护和参与意识。鼓励各地培育一批有责任感、有创造力的乡村文化遗产保护本地人才队伍。


三、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系统谋划、统筹推进乡村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工作。一方面要将乡村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与乡村建设行动结合起来。在乡村建设中注重保护村庄传统肌理、空间形态和传统建筑,修复和维护好有价值的历史文化遗产,改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人居环境。深入挖掘历史文化遗产特色,提炼体现传统建筑特色的设计元素,加强新建乡村建筑的在地性、文化性和时代性表达,注重借鉴传统乡村营建智慧、用好乡土建设材料,留住乡愁记忆;另一方面要将乡村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与农文旅融合发展结合起来。坚持保护与发展并重,引导各地加大乡村各类历史文化遗产的“活化利用”,鼓励各地根据自身条件探索乡村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多样化、特色化模式和路径,在具有历史文化遗产的村庄内合理开展旅游、休闲度假、传统手工艺和传统技艺加工制作等生产经营活动,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此外,还要将乡村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与推进共同富裕结合起来。通过对历史文化遗产的挖掘保护和发展利用,培育建设一批历史文化与现代生活并存的村庄,重塑乡村魅力和吸引力,带动各级资金、人才、项目等资源要素流向乡村,促进乡村地区建筑、文化、旅游、电商、健康养老等产业发展。

来源:建筑杂志社